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的开局之年,也是纪检监察工作恢复40年。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既是一项重大任务,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加强个人修养与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增强“五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自觉承担起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责任,力争做一名“忠城干净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
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党员姓“党”,对党忠诚,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政治规矩。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做到在党信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在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实践中败下阵来的人,或是政治定力不够,或是人生观、世界观扭曲,理想信念不牢所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努力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
二是要强化大局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紧密围绕大局、时刻聚焦大局、处处服务大局,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坚定公仆意识,作为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要脱离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狭隘思想看问题,主动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真正做到认识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拥护大局。要在所有工作中把握大局,在大局工作中突出重点,在重点工作中攻克难点。
三是要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强化担当意识,弘扬担当精神。要拿出干事创业的热情,坚持“为发展勇于担当、为履职勤于担责、为群众乐于担难、为事业敢于担险”的理念,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以新担当回应新期待。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担当体现在敢干事上,把本领展现在会干事上,把作风反映在干实事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珍惜机遇、珍惜岗位,把职位当作责任,把岗位当作舞台,把工作当作事业,把勤奋当作阶梯,把挑战当作乐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加快建设兴业宜居生态工业新城先行区示范区的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是要强化奉献意识,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奉献,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奉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境界和无私无我的热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收获、人格升华和灵魂净化!奉献,是一种政治责任和责任担当,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阶梯。奉献,就是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思想境界,更加勤勉敬业,更加恪尽职守,更加激情投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善待每一个人,切实做到事业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切实做到虔诚而执着、置信而深厚,自觉守护好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
五是要强化律己意识,心存敬畏,为政清廉。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气、做官的正气、做事的硬气。要严以律己,不随波逐流。“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用党规、政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筑牢拒腐防变的大堤,“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洁身自好,清廉自守。要守住小节,不放任自流。党员干部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常照镜子除作风之弊,勤拂灰尘扫行为之垢。“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做到慎始、慎独、慎微、慎初,做到察微知著、防微杜渐,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的谆谆告诫。要慎交朋友,不物欲横流。要警惕个别人的“糖衣炮弹”和形形色色的“公关”,不能被物欲横流的世界所吸引,热衷于推杯换盏、歌舞升平,被诱惑的绳索绊倒,要善交朋友、慎交朋友。要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始终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涉县县委党校 杨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