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一套协作架构。将全县18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个协作片区,相应组建4个片区协作组,每个片区由一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整合统筹同一片区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干部力量,实现监督力量统一调配、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打通两条协作渠道。一方面,以党风政风监督室+片区协作组作为专项检查延伸监督主体,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综合协调4个协作片区,组织开展片区内和片区之间专项监督检查和交叉互查,破解乡镇纪委监督力量薄弱,“不敢、不会、不能”监督的难题;另一方面,以“一名牵头委领导+监督检查室+片区”作为延伸审查调查主体,统筹调配片区内监督力量,对片区内反映问题严重、情况相对复杂、乡镇自办阻力较大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开展联合审查调查或异地交叉审查,破解乡镇纪委办案能力不足、零办案、交白卷等难题。突出一个监督主体。由乡镇纪委作为日常监督主体,扎实履行协助和监督职责。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全过程监督的意见》,细化乡镇纪委事前提醒监督、事中过程监督、事后整改监督三个环节29项监督措施。将乡镇辖区内相邻的几个村划分为一个监督协作区,由乡镇纪检干部分别联系指导,组织各村纪检委员开展联合检查、交叉互查,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健全配套保障机制。明确片区协作组统筹监督力量、加强业务指导、研判政治生态等8项工作职责,建立了协同监督、定期会商、乡案联查、闭环整改等9项保障机制,推动县纪委力量下沉、乡纪委力量集中、村监会力量盘活,全县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形成监督“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