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媒说涉】涉县四项举措提升乡镇改革后纪委监督质效
来源:
邯郸市纪委监委网站
日期:2020-08-21 15:19:59
点击:278
属于:队伍建设
明确任务,找准风险点。针对乡镇(街道)改革后下放的170项审批服务、行政执法权力,涉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督促县行政审批局、卫健局、市场监督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15个重点部门分别制定了向乡镇(街道)确权赋权廉政风险点台账,集中梳理汇总、逐项分析研判,组织各乡镇纪委书记召开座谈研讨会,为下一步精准监督、全面监督明确靶向、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找准切入点。结合涉县实际,创新在全县推行“1+2+1”片区协作机制。第一个“1”:就是以县纪委监委延伸监督为主,将全县17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个协作片区,按照各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联系派驻纪检组、乡镇分工,相应组建4个片区协作组,每个片区由一名班子成员牵头,通过整合同一片区内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监督力量,实现力量统一调配、工作高效运转。“2”即:聚焦专项检查和审查调查两项任务,以党风政风监督室+片区协作组作为专项检查延伸监督主体,综合协调4个协作片区,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交叉互查,破解乡镇纪委监督力量薄弱,“不敢、不会、不能”监督的难题;以“一名牵头委领导+监督检查室+片区”作为延伸审查调查主体,统筹调配片区内监督力量,对片区内反映问题严重、情况相对复杂、乡镇自办阻力较大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开展联合审查调查或异地交叉审查,破解乡镇纪委办案能力不足、零办案、交白卷等难题。第二个“1”:就是由乡镇纪委作为日常监督主体,按照相邻相近、便于工作的原则,将所辖行政村划分为若干片区,由乡镇纪委委员或纪检专干分别联系指导同一监片区内各村纪检委员等监督力量,强化村级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切实做到“未病先防”“小病防变”、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理清职责,找准发力点。为进一步加强乡镇纪委日常监督,县纪委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全过程监督的意见》,明确了乡镇纪委全过程监督31项监督措施;针对强化区片协作,建立完善了协同监督、交叉检查、定期会商、乡案联查、片区主办人、程序属地、闭环整改、以案示警等8项机制,对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教等重点工作作出统一规定,确保基层监督工作有序推进、规范运行。
活化载体,找准突破点。持续深入推进“扫码监督”,针对本次改革权力下放情况,对全县17个乡镇(街道办)、308个行政村的权力清单、工作流程图进行重新修改完善,制作智能监督“二维码”,在乡、村醒目地方悬挂公示,通过“互联网+评议”的方式,广泛受理群众举报,让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做到全天候、零距离、无缝隙,确保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涉县纪委监委 崔晓强)